你这是在造谣!大家不要相信,埃博拉虽然可怕,但完全可控的,埃博拉病人很容易识别,下飞机就会被隔离的,不可能到处传播。
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埃博拉病毒通过病毒携带者或者病人传入我国的机会还是有的。也有可能通过进口动物传入,但这完全可控。埃博拉病毒的的自然宿主是果蝠,果蝠的栖息范围是有限的,我们接触果蝠的机会非常少,同时果蝠造成的跨州的自然感染或者迁徙的能力也是非常弱的。病毒传播需通过直接接触病人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或死亡的病人和动物,而普通旅行者不太可能暴露于这些。人类接触死亡灵长类动物的机会也是非常少的。埃博拉感染者很容易识别,且潜伏期的患者不具有感染能力。所以它在人之间形成长期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只是风险在增加,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埃博拉病毒
源自这样一则消息:
据宁波卫生局通报,10月16日下午六时许,一名尼日利亚男子从台湾转机至宁波入境,检查有轻度发热,现在医院留观。
目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有向非洲以外国家扩散的趋势,继早前西班牙出现首例欧洲埃博拉患者后,美国本土,也已经先后发现两例埃博拉病例,都是此前与埃博拉患者有接触的医护人员。
针对西非地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呈蔓延态势,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16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自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和急救中心、一般医疗机构要在10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
国家卫计委于本月10日曾发出警告,认为埃博拉输入我国的风险正在增加。8月中旬,国家卫计委已经出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此后又分别出台了《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文件。
此次卫计委发布自查通知,也正是基于前述文件和技术指南进行的,自查内容包括信息通报与共享、医疗防护、诊疗设施手段、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培训、病例转运工作机制等。
面对埃博拉病毒,我们能做什么?
1、不要恐慌,不要相信不靠谱的信息来源,更不要相信什么预防埃博拉病毒特效产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没有疫苗可用。
2、了解疾病的本质,它如何传播,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3、配合检疫局的工作,积极接受出入境的检查。现在中国地方检疫局已经在加强口岸查验力度,通过体温探测仪、快速检测手段对旅客进行检疫;加强对入境旅客的本底调查,通过其旅行史调查染疫风险。大家的配合能有效提高检疫局的工作效率。
4、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及预防措施,在境外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有症状的人员,勿食用未煮熟食物,勿饮用生水,如在境外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可向所在国使领馆寻求帮助。
5、如入境旅客此前曾到过非洲(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及周边区域)、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约旦、伊朗等)等国家,或回国时有发热、咽痛、虚弱、畏寒、腹泻、急性肢体麻痹等症状,在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如旅客在入境通道被要求抽检,须主动配合检疫人员工作,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入境后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无知和恐慌,往往比疫情更可怕。
截止2022年,最新病毒叫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
分布区域。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艾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辐射的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热等,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是
致死的主要原因是中风、心肌梗塞、低容量休克或多发性的器官衰竭等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简介
--------------------------------------------------------------------------------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甚至9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病毒已使大约1500人受感染,其中约1000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除了通过血液和人体分泌液传染外,接触被病人血液污染的医疗用具也有可能被传染。而且这种病传染极快,所有病人一旦被发现就必须立即被隔离,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也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目前,全球医学界还没有找到预防这种病的疫苗和可以治愈这种疾病的药物。但只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严格隔离病发区,病毒的传染就能得到迅速遏制。
上一篇:杏彩体育平台入口手机版南海区邮政(佛山市南海区的邮政编码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